English

举世瞩目长安街

1999-10-01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李家杰 我有话说

全世界人民都知道,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中国,在中国的首都有一条很长的阳光大道,它的名字叫长安街。

长安街朝迎日出,夕接晚霞,西望灵山,东通京杭大运河,聚集着中国的党政军首脑机关,汇总全国最著名的文化设施,传承华夏文明,是12亿中国人民心目中的“神州第一街”。

这条街始建于560年前的明朝永乐18年。而能够通行却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。可是直到1949年10月1日前,这条街始终像前清遗老后脑勺拖的一条长辫子。

新中国成立,长安街获得新生。1950年即确定它的性质,是集中体现国家政治、文化中心的地方,并着手进行建设。但是,怎样建设才能最充分地体现它的性质?这个问题却长期未能完全解决。

一位见证人告诉记者,1956年,党的八大期间,刘少奇、周恩来、邓小平等中央领导,以及国家各部部长参观“北京城市规划展”后,对长安街的宽度,天安门广场的大小,广场上建几幢建筑,这些建筑应有多高,发表了意见。最后,毛主席统一大家的意见说,长安街定100米宽,其他的听听专家们怎么说。1958年,北京兴建“十大建筑”,旧事重提,专家的意见仍不能取得一致。毛主席知道后,走出中南海,来到长安街,面对南边看了一阵,转身指着红墙问,从中山公园这个角到劳动人民文化宫那个角距离多少?工作人员测量后回答500米。毛主席说广场宽就定500米。接着周总理在审定广场上的建筑时说,东、西各建一幢建筑,基本对称,一虚一实。年底,中央政治局开会审定建设方案,确定天安门广场东西宽500米,南北长860米;人民大会堂、革命历史博物馆分列两侧,保留正阳门和前门箭楼。但在3年困难时期,宏伟的建设计划仅实现了部分,长安街变化仍不十分显著。1964年,国民经济好转,长安街可望迈向“庄严、美丽、现代化”新阶段,却又被很快出现的十年动乱挡住前进的步伐。
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长安街迎来又一个春天。1983年,党中央、国务院批准长安街规划方案,规定长安街两侧的建设内容、建筑布局、高度、体量、风格以及绿地配置、交通组织和现代设施,都必须照规划要求办。并特别强调,长安街必须以体现政治、文化中心的城市性质,安排国家机关和大型公共设施;以天安门为中心,街道两侧建筑的高度,由中心向外渐次升高,分别控制在30、45、60米,形成中低外高,以充分保护老北京的传统风貌。从八十年代后的社会发展速度看,严格照此办理,长安街早就成为名符其实的长安街。但实际工作并未照“规划”落实,面貌与其地位并不完全相称。长安街时而像个运动场,时而像个大市场;时而整洁清爽,时而脏乱嘈杂。中国转眼即将进入新世纪,岂容这些问题继续任其下去。

1998年,国务院决定,全面整治长安街及延长线。北京市全力以赴,西起公主坟,东达大北窑,在全线13公里道路上,对规划、设计、施工、邮政、电信、环卫、供电、绿化、市政公用、公安交通,实行集中统一领导,由过得硬的队伍承担整治任务。十个月后,长安街变成了传统韵味浓郁、现代色彩鲜明的一幅美丽的长卷。

披上新装的故宫博物院、革命历史博物馆、民族文化宫等17座文化设施,以其磅礴气势,为政治中心烘托起浓厚的文化氛围;完善功能的邮政、电话、长话、电报大楼,沟通着中国首都同世界各地的联系;修葺一新的北京火车站、民航大楼每天将乘客送往全国各地、世界各国;重新装修的北京饭店等十几个商务、会议中心和星级饭店,每天迎来八方来客;同国际接轨的王府井等附近三大商业街,充分展示出北京的繁荣。

在宽阔的机动车道上,轿车穿梭奔驰;加宽了的人行道用红色彩砖铺地;挺拔的行道树和用花丛点缀的草坪,像绿色的飘带披在人行道与高楼大厦之间。空架的线路全部转入地下,简洁明快的标牌、透明硬塑的电话亭、不锈钢的果皮箱、舒适美观的座椅和极具现代特色的邮箱、报刊亭,给游人提供一切方便。长安街第一次让人感受到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气息。

这里凝聚了国家领导人和建设者的心血,是他们用汗水浇灌出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品。五十年代,国家蒸蒸日上,这里出现了人民大会堂等6个精品;八十年代,国家兴旺发达,这里出现了北京国际饭店等两个精品;九十年代,国家走向现代化,这里有12个精品入选“具有民族风格的新建筑”。

今天,每当太阳和地平线相切,第一面五星红旗从这里冉冉升起时,人们怎能不浮想联翩。入夜,每当单弧灯、轮廓灯、外射灯、内透灯大放光明,长安街顷刻间变成一条流光溢彩的灯光隧道;由巨大的草坪和十几万平方米浅彩色花岗岩石地面托起的64组莲花状华灯,将天安门广场变得如同白昼;金水桥下,变幻莫测的喷泉如少女翩翩起舞时,人们怎能不心潮澎湃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